1、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以电子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与融合,面向微电子、光电子、光通信、高清晰度显示产业等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在通信、电子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具有宽广的适应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能从事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
2、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课程
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微型计算机原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理论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物理电子与电子学以及微电子学等方面的专业课程。
3、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广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基础物理、物理电子、光电子、微电子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的信息电子实验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各种电子材料、工艺、零件及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4、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随着社会需求会逐步扩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总体就业前景看好。毕业生可以到电子、信息部门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和元器件、集成电路、集成电子系统等的设计和制造以及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5、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大学
|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级别 |
| 1 | 上海交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2 | 浙江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3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5 | 北京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6 | 东南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7 | 华中科技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9 | 西安交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10 |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11 | 天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12 | 西北工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13 | 重庆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14 | 吉林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15 | 湖南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16 | 东北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17 | 郑州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18 | 北京邮电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19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20 | 北京交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21 | 北京工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22 | 西南交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23 | 武汉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24 | 合肥工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25 | 西北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26 | 福州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27 | 河北工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28 | 太原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29 | 贵州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30 | 内蒙古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31 | 南京邮电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32 | 天津工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33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34 | 燕山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35 | 华侨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36 | 重庆邮电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37 | 西安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38 | 湖北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39 | 河北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40 | 中国计量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41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42 | 兰州交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43 | 上海电力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44 | 长春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45 | 大连交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46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47 | 黑龙江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48 | 南昌航空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49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50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51 | 东北石油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52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53 | 运城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54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 55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