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课程

《心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法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普通逻辑学》、《伦理学原理》、《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社会救助学》、《社会福利学》、《社会统计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及实践的历史和现状,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培养技能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现代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3.了解中外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4.熟悉党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4、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是我国全面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急需人才,具有长久稳定的就业潜力。毕业生可以进入国家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人事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业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保险公司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制定与组织管理工作,也可以进入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进入法院、劳动仲裁机关等部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务工作。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毕业生可以参加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法律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5、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大学

序号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级别
1 浙江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2 中国人民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3 南京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4 东南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5 武汉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6 西安交通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7 四川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8 上海财经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9 中央财经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10 西南财经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11 河海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1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13 西北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14 南京农业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15 内蒙古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16 河南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17 东北财经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18 南京审计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19 江西财经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20 浙江财经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21 山东师范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2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23 安徽财经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24 山东财经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25 贵州财经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26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27 湖南农业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28 云南财经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
29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国家级